結構:
雖然是白色的空間,卻不是空無一物。
辦公室設計師在這個空間中利用到了很多結構上的設計手法,令空間豐滿而具有藝術氣息,同時,特殊的結構設計中也暗含了設計師的哲學觀——“無?!薄ⅰ盁o我”。
“無?!保?
地面上用燈帶勾勒出來的曲線,以及空間中的曲面墻體,是設計師對中國山水之美的結構拆解。在對原有結構進行了梳理以后,令到觀者有“身在山水中”而非山水之外的場景浸入感。
這種時斷時續(xù)的“蜿蜒”“流動”,并不具有特別固定的符號,而是以一種無常的形態(tài)散布在空間之中:反復、流動、變換、起伏,形成一種無常的氣韻。
正所謂:
“看山是山,
看水是水,
看山不是山,
看水不是水,
看山還是山,
看水還是水”。
“無我”:
“我”最容易被忘記,也最容易被提起。
全屋大面積原始頂面做了反光漆處理,增加空間通透和光感的同時,模糊了空間天地的界限,意在指向我與無我的映射。
只在過道部分出現(xiàn)的吊頂,不僅隱藏了中央空調,造型上,辦公室設計以三片式斜頂形式出現(xiàn),結合燈光,以加強灰空間的導向性。這種出現(xiàn)在空間頂面、貌似“道路”的形式,喻義一種指向,即通向“平和”、“寧靜”、“永恒”的心靈彼岸之路。
空間即是人心,混沌的白,在無常的流動中,架起橋梁,懸浮于水面,倒掛于蒼穹,好似“我”一般,看似近在眼前,卻又遠在天邊。世界翻轉,天地倒懸,個體在強化的橋梁之上,放棄,消融,最終通向超越的彼岸。
放下我執(zhí)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,腳下即是彼岸。
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