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圖注: 沙盤上方的大型藝術(shù)裝置以歷史悠久的諸暨傳統(tǒng)編織工藝為靈感,售樓處設(shè)計將現(xiàn)代的材料和古老的技藝融合,致敬古老而絢麗多彩的諸暨文化。
滄浪之水清兮,
可以濯我纓;
滄浪之水濁兮,
可以濯我足。
《楚辭 · 漁父》
?滄浪之水?
“滄浪“是一種曠達的顏色,畢沅注解《呂氏春秋》時講到“蒼狼,青色也。在竹曰'蒼筤’,在天曰'倉浪’,在水曰'滄浪’”。
所以在中國傳統(tǒng)色彩命名中,它既可以讓人聯(lián)想到春天初生竹子的顏色,也可以喚起滄浪之水那氤氳浩渺的回憶。
歷史的鏡頭從荊楚大地緩緩移到煙雨江南,古今西湖十景中有五處與水相關(guān);西子美,也是因為水,若不是諸暨浣紗江,哪有 “沉魚之容”。
在諸暨,三江口一年一度的“水燈節(jié)” 聲名遠揚中元之夜,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(nèi),順流而下,河上頓時燈火通明,搖曳擺動,如同天上點點繁星。售樓處設(shè)計師將水燈的元素加以提煉演繹,分散應(yīng)用到空間的各個角落。或靜置于臺面上,人的手微微觸碰燈體,浮動于磐石之上的暖色光源便緩緩亮起。
售樓處設(shè)計或?qū)⑺疅舻男误w,鏡像倒置,再于空中懸吊。此時彼時,人們也恍惚難辨,到底是身處燈火輝煌的人間,還是倒映著萬家燈火的的水下世界。
掃描二維碼關(guān)注我們的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