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名稱:精匠門工藝美學館
設計公司:大成設計
主創(chuàng)設計:林開新
協(xié)助設計:韓艷香
空間裝置:劉勇、林開新
項目地點:福建·福州
項目面積:約180平米
施工單位:精匠門裝飾
攝影:賀川丨形在空間攝影
對于這個項目,我們嘗試突破單純的展廳功能邊界,建立多維聯(lián)系,就如王家衛(wèi)在《一代宗師》里所說“人世間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別重逢”,希望觀者在場域里談論的不只是工藝細節(jié),還有空間主理人對行業(yè)的敬畏與匠心,以及自身對生活的感知和思考,去領悟展廳之外的人與社會、與鄰里、與家人之間的關系,達成從私域到公共,從自我到包容的一個思考轉變。
01.
設計的思考
然而,相較于對工藝美學館的期待與訴求,建筑毛胚尺度并不理想。它坐落于一棟規(guī)矩的建材辦公樓里,一條細長的走廊串連著多個單間,由單間組合而成的空間形態(tài)極其狹長,如何擺脫中規(guī)中矩的布局,將多維的體驗和感知有機整合于受限的窠臼之中,成了設計的重點。
“宅中有院,園中有屋,屋中有院,院中有樹,樹上見天,天中有閱,不亦快哉”。
這是林語堂先生描繪的帶院子的房子,也是許多人的棲居夢,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,或深墻大院、或繁花盛開、或樸意簡潔,只為享一份隱與靜。順著這個脈絡,我們勾勒出了美學館的雛形。
老木門內(nèi),水聲叮咚作響,伴著“雋永”、“年年有余”意蘊的藝術裝置,一幅挾裹美好祝愿的東方畫卷呼之欲出。
池水中矗立著一面斑駁的古法工藝土磚墻,其上磚塊裸露、綠影葳蕤,加上屋檐、白墻、小窗等元素的介入,構成了園林的意識形態(tài),就如童寯先生在《江南園林志》中所概述,一切包含在“園”字之中,最外面的“口”是圍墻;“土”則形似屋宇平面;中間的“口”為池;其下字形則似石似樹。
02.
時間、人文與秩序
項目設計的敘事線是時間,而與之交織最終構成空間的是人文。
展廳背景是一面新砌磚墻,與古法土磚墻遙相呼應。新技術與老形態(tài)共存的意義在于傳達主理人“尊古而不泥古,展廳裝修設計創(chuàng)新而不忘古”的態(tài)度,將傳統(tǒng)技藝中一些似乎被忽視、遺忘的細節(jié)重新?lián)炱?、淬煉,使其煥發(fā)新生。此外,工藝滌故更新,我們借施工過程中最基礎的一環(huán)體現(xiàn)主理人們的匠人情懷,這種不炫技的底氣不僅來自夯實的技藝基礎,也源自他們內(nèi)心的文化自信。
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